關於原分所

廿世紀70年代後,李遠哲和浦大邦兩位教授有鑒於雷射與同步輻射技術之蓬勃發展,及其在原子與分子科學之廣泛應用,乃於1982年聯合吳大猷等十餘位中央研究院(中研院)院士連署設立「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原分所)」
原分所現有4個主要研究群,即化學動態與光譜組、尖端材料與表面科學組、生物物理與分析技術組以及原子物理與光學組。並與本院應科中心、台灣師範大學、交通大學及中央大學等單位合作,另外,本所亦參與了本院國際研究生院「分子科學與技術」,及「奈米科學與技術」等二個學程。 原分所在籌備時期歷經十餘年的佈建與淬煉,自1995年正式成所以後,在歷任所長及諮詢委員的引領以及全體研究及行政技術同仁齊心努力之下,20年以來已然有長足的發展。在研究人力及支援方面漸趨穩定,現今計有正編研究人員30人(含7名特聘研究員)、合聘研究人員11人、研究技師2人,行政技術人員9人,另有博士後研究人員、研究助理及博碩士班研究生、大學部專題生、約聘助理等,全所同仁總計近300人。在學術方面,本所學術表現普獲國內外學界肯定,現有諾貝爾獎得主1名,中研院院士5名(含合聘2名),SCI學術期刊論文在質與量雙方面均逐年顯著成長,近年來研究論文篇數年逾220篇,年度論文被引用次數更逾7,800餘次,國內外專利迄今累計56件。除此之外,研究人員學術成就亦屢獲殊榮,獲得總統科學獎、國內外科學院院士及學術學會獎章或會士榮譽、科技部傑出研究獎、傑出人才講座等獎項與榮譽,合計國內近100項,國外近60項,使得本所得以名揚海內外,躋身為世界一流的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單位。

原分所沿革

原分所設立

1982年7月,中研院舉行第十五次院士會議,經浦大邦教授的努力與數理組李遠哲等十五位院士連署建議成立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經全體院士一致同意,並經中研院提報第十一屆評議會第六次會議決議通過後,乃報請總統府秘書長轉呈核准。
1982年9月23日奉准先行設立籌備處,同年中研院聘請國內外有關專家學者吳大猷、李遠哲、浦大邦、張昭鼎、張圖南、湯光天、閰愛德等七位先生組成設所諮詢委員會,由李遠哲先生擔任主任委員;同年12月間經設所諮詢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議,由張昭鼎先生擔任籌備處主任,展開籌備工作。

研究大樓建立

策劃籌建研究大樓之初,基於原分所設所目的以探討原子、分子的結構及碰撞反應過程中各種動力參數的變化,此等基礎科學的研究範疇可與大學的物理系、化學系、電機系等相關科系合作,加強學術交流,建立群體研究的機會,遂決定將所址設於國立台灣大學校總區內。
1986年7月大樓正式啟用,相關研究室、計算機室、電子、機械及玻璃工場乃先後建立。圖書資料室則與台大化學系及國科會化學中心圖書館合併為聯合圖書館,期能建立更完善的資訊來源。另外,為落實籌備處研究工作的推動以及因應未來雷射光電技術的發展,復於1991年提出雷射中心的發展計畫,於研究大樓側緣擴建成立雷射中心,計地下壹層及地上五層的建築。新大樓工程並於1994年7月竣工,提供了更大的實驗室空間。

原分所成所

1993年4月張昭鼎先生不幸病逝,同年7月由林聖賢先生接任籌備處主任。在經過全所同仁幾年來的共同努力,籌備處研究人力、設備等軟硬體設施已略具規模。
1993年7月,諮詢委員會鑑於籌備處的規模,已具中研院原設所之構想,委員決議成立六個研究群:理論研究與計算、氣態動力、光化學與光譜學、表面科學、凝態動力及雷射光電技術發展等六個群組,並呈報推薦林聖賢先生為主任,領導研究工作及推動正式成所計劃。
1995年4月原分所正式成立,由林聖賢先生擔任第一和第二任所長。
2001年10月劉國平先生擔任第三任所長。
2004年10月由王玉麟先生接任第四任及第五任所長之職。
2006年10月,李遠哲院士卸任院長職務後,回到原分所擔任特聘研究員。
2011年1月由周美吟女士接任所長。

時間地點

所慶時間

2015年11月12日

所慶地點

中央研究院 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台灣大學校總區內)

活動流程

原分所回顧
09:45 來賓入場
10:00 典禮開始
10:20 王    瑜 副院長 致詞
10:30 周美吟 所    長 致詞
10:40 李遠哲 前院長 致詞
10:55 來賓致詞與回顧
11:30 來賓合影
11:45 午餐
原分所Open House參觀
13:00 - 13:30 抵達、分發紙本資料及參觀壁報
13:30 - 14:45 專題演講討論(浦大邦講堂)
14:45 - 15:45 參觀各項學術研究成果(壁報)
15:50 - 17:20 本所各實驗室開放參觀

活動花絮

 

IAMS_logo 中央研究院 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地址: 10617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或 台北郵政 23-166號信箱
電話: +886-2-2362-0212
傳真: +886-2-2362-0200
行動版 | 電腦版